在中國感到的脫節


這次在中國旅行,其中一個不便的體會就是 – 電子錢包的普及化。當身邊有幾位香港的朋友都把電子錢包應用得揮灑自如,我卻像個老太太一樣,只懂得用現金。原來,我經已與20出頭的年輕人,有著好幾層代溝。有朋友說過,當上全職媽媽後的女性,因為家庭所營造的小溫室,而且忙於帶小孩,辭去工作,更容易被時代所以拋離。然而,我發現即使如我這樣到處旅行,要脫節要不理會時代的變化;與什麼身份,毫無關係。



在色達的舊式公交車上,朋友在車門前拿起手機一掃貼在車身上的二維碼,立刻便付好款了。而我,則苦無對策地從背包裡掏出錢包,找零錢。有時不幸地,零錢用光了,便要向路人找換。又記得前兩天,在峨眉山中遇到很多小販擺賣,賣的是小梨子,在沾滿灰塵的竹蘿上,竟然夾著一張小備忘 – 歡迎使用微X支付,下有一個大大的二維碼。這種感覺,就好像在古裝劇中,穿上帝服的陳豪大叫一聲:「同朕Check下」一樣的違和感。

路上有幾次替大家付費後想要收回錢,對方自動自覺地以微X過數,但問題是我的戶口只有通訊功能,因此收不了錢,結果要翌日早上特意約個時間收錢。也有好幾次被問到:「咦?你沒有在用電子錢包嗎?」我感覺對方一定以為身為香港人的我經已淪為港冏港燦。 在旅途中結識的那位中國旅遊達人(香港人來的),向我介紹如何申請大陸銀行戶口、如何登記大陸手機號等等,聽起來費用也不算高。即使每月要繳交少量恆常月費,但確實在想要使用的時候,好像方便不少。可是,我自己應該不會特意申請了,畢竟也只是間中旅行時才會用到。

不過,我有一個疑問,到底外國人到中國旅行,會反過來有多不便呢?在樂山大佛的售票處,成人票都要在自動售票機買,我按了幾下,發現都必須以電子錢包付款。而旁邊只設有另一個學生/半價票人工售賣處,連一個以現金交易的櫃位也沒有。雖然我直覺認為只有現金的話可以到半價票的人工櫃位購買,但人太多,我最後也都放棄了。另一個令我非常無奈的就是在很多機場,都需要輸入國內手機號碼以使用Wi-Fi,那沒有手機號碼的外國人,不就是變相不能使用?在方便的背後,其實是否真心的從方便出發?我覺得還有商榷的餘地。

#中國 #旅行 #發現

Photo Credit: Tim Yu

0 意見

歡迎查詢或留言 :-D 多謝支持